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

班級經營記事本

班級經營的理念與策略 張振成 屏東縣立新埤國中校長
  教育無它,愛與榜樣而已。我們期望學生變好之前,要先問自己是否也努力?是否具備了班級經營的正確理念和良好的策略?  
壹、前言   
「班級」是學校經營的基本單位,也是教育經營的基礎,而「班級經營」,就是導師以班級學生為對象,根據教育的原理原則,借重教育心理學及輔導理論的知識,運用有效的科學方法,有計畫的冀使學生行為產生改變向善,以完成經濟而有效率的班級教學與管理。換句話說,班級經營是以「班級」為單位,以「導師」為中心,以科學的方法及人性化的理念,配合社會的需求,學校的目標,家長的期望,透過導師做適當的規劃推動,達到健全學生身心發展的目標。

貳、班級經營的主要項目
一、班級行政經營:校規傳達、出缺席處理、教學佈置、教具安置、班會督導。
二、班級教學經營:學習氣氛營造、成績評量、學習方法指導、教學策略研究。
三、學生自治活動:班會實施、幹部選舉、生活公約訂定、社團活動指導。
四、班級行為規範:制定班級規範、上下學規定、作業規定、特定活動規定等。

參、班級經營的原則與策略
一、導師領導應採取民主的作風,了解並尊重學生的需求:導師領導方式影響班級氣氛與教學效果,根據中外學者的研究指出:學生最欣賞教師民主與開朗的領導作風。假如教師的領導是專斷、蠻橫的方式,許多學生的需求就會被忽視,也許在課堂上可收一時之效果,但卻犧牲了師生之間的和諧關係。因此,導師領導應採民主而不放任的方式,一方面要達成班級教學目標,一方面也要了解並尊重學生的合理要求。其具體作法包括:
(一)了解學生的興趣與需要: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需要,包括了解教學目標、發展個人興趣、在良好的環境中主動參與學習活動、獲得適當鼓勵與成功的經驗、學到有用的知識與技能、維持師生、同儕之間的良好關係、充份發揮潛能並能有機會施展個人抱負等。
(二)建立和諧的師生、同儕關係:師生之間的和諧關係,植基於良好的意見溝通。良好的意見溝通,不但助於教學的效果,也可增進師生的情感。如導師能夠參與學生社團或休閒活動,隨時與學生個別談話,邀請學生到教師家裡訪問,設置意見箱,利用書信與學生聯繫,留意學生的日常生活等,均有助於師生情感的增進。此外,導師應運用團體動力學的原理,一方面鼓勵學生加入同儕團體並和諧相處,一方面要防止同儕團體中不良次級文化的產生,使同儕團體認同於導師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。
(三)尊重學生的合理要求導師的民主作風,可表現在尊重學生人格與相信學生的自治自律能力上。例如:師生可以共同訂定學習的目標、生活公約與獎懲辦法;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班級事務,並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。對於學生的合理要求,導師應設法滿足,必要時可協調學校行政人員共同解決。
(四)避免過高的期望水準:導師對學生的期望應適當,避免給學生過多的壓力。對學生作適合其能力的期望,不但可減少失敗經驗,並能滿足其成就動機,適度的期望可以激發學生工作熱忱,並享受成功的樂趣。
二、導師應善用專業權威,以贏得學生的信服:現代社會是民主的社會,也是重視專業知能的時代。導師除了具備民主素養,尚須具備某種程度的專業權 威,否則他將無法領導學生、影響學生。所謂專業權威是指一位合格而優秀的導師,除了具備適當的人格特質(如:愛心、耐心、熱忱....等)外,尚須具備專業的知識與技能,並且在教學方面有優異的表現,以贏得學生的信服與敬仰。在善用專業權威方面,身為現代導師應該:
(一)體認本身工作的重要性:導師是一位值得學生與社會大眾信賴的「專業工作者」,而不是「教書匠」。
(二)不斷在職進修,自我充實:導師肯自我充實,才能以專門的知識、精良的技術、高尚的品德、來贏得學生的尊敬。
(三)發揮專業精神並強化專業行為:例如,導師在指導學生活動、處理學生問題、評鑑學生成績、聯繫家長、解除本身角色衝突、衡量本身工作成敗得失時,均能根據專業知識的判斷,而非隨興而發、隨意而為。
(四)避免濫用導師權威:例如,施以學生不當的懲罰、給予學生過度的課業競爭與不當的課外補習,以及對於低階層與低成就學生的歧視等,均足以損害師生關係,並造成學生心理的緊張與焦慮。
三、以有效的因材施教,開發適性的學生潛能:每一塊大理石都有一個美麗的雕像,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」,每位孩子與生俱來的「才」,在面對未來的世界,如何過得幸福、快樂,端賴教師去發掘他、幫助他。教育不是完全選擇學生所愛的來教,也不是選擇教師自認為重要的來指導。要開發學生的潛能就要:
(一)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充份了解,長其善救其失;教導學生獨立學習的方法而能自動自發學習;運用小組教學及合作學習,發展學生的興趣與專長,作到教法個別化、作業彈性化、媒體多樣化及評量多樣化,使學生的潛能,獲得充分的發展。
(二)實施正常的教學,讓學生多方面的學習、嘗試,讓孩子從中去選擇。別由於您借「體育」上「數學」,而讓國家憑白失去一位體育健將。
四、以良好的師生互動,營造溫馨的班級氣氛:導師是班級的領航者,班級氣氛受其人格與行為的影響很大。導師應努力培養一些如:溫暖、真誠、信任、愛心和同理心,方能建立一個富有溫馨、安全感的學習環境。
(一)融洽的師生關係:透過教師與學生共進午餐,工作、遊戲,與學生個別晤談、甚至寒暄,將有助於師生關係品質的提昇,師生互動和教師期望的達成,對學生的自我概念、人格發展、學習態度和成就等均有深遠的影響。
(二)合作的同儕關係:藉著班徽的設計、班規的制定,班歌、班呼的甄選,自治幹部的選舉,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是班上的一份子,使其有歸屬感。也讓每個學生有為別人服務和接受別人領導的機會,使其對班級有向心力。
(三)勤奮的學習風氣:勤奮學習風氣的培養,是班級經營的積極手段,更是最終的目標。教師應致力於溫馨的教學環境佈置,安排或指導學生訂定共同的學習目標,適時適地的提供學習楷模,指導學生學習肯定別人的成就,也讓孩子清楚:「要問耕耘,也問收穫」的道理。並妥善運用團體動力、團體制約的原理,以促進和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士氣,進而提高班級學習風氣。
五、以高度的共同參與發展可行的班級特色:教師經營班級不應腦子裡只有「英語」、「數學」....等學科,應依教師個人的專長或學生的興趣,發展其班級特色,以導正學生次級文化,提昇學生休閒活動的層次。個人今年長青專案到日本東京參觀幾所完全中學,發現其班級發展的特色有:音樂班、美術班、家事班、寫作班....等等,實足我們借鏡。
六、導師應熟悉輔導技巧,協助學生身心發展:教師不僅負有「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」的責任,也擔負「發展學生健全身心」的任務。如何使教師善盡其職責,必須從熟悉輔導策略著手。使全體教師熟悉輔導技巧,熱心參與輔導工作,以協助學生身心發展。因此身為教師者在這方面應該:
(一)發揮愛心、樂於參與輔導工作:輔導必須基於愛心,但所謂「愛心」,並非指盲目的溺愛,而是包括理智的同情、關懷、了解與輔導。只有師生情感充份交流,才能透過認同作用,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。
(二)運用同儕關係:例如,運用「社交測量」的方法遴選班級幹部、組織團體;運用團體動力學原理(例如社會助長、社會抑制、角色扮演、從眾心理等)實施團體輔導。
(三)注重學生個別差異:教師輔導學生時,應針對學生性別、年齡、智力、社會背景等因素,予以充份考慮。根據社會學研究發現: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,常因主觀的影響,較不利於低階層與低成就學生。站在教育的立場,教師不但應避免對這類學生產生「標記」作用或所謂「比馬龍」效應,而且應給予特殊的關懷與輔導,使他們的潛能獲得充份的發展,以達到「有教無類」與「因材施教」的教育理想。
(四)建立並運用學生資料:教師應建立完整的學生資料,並充份利用。學生資料可分為靜態與動態兩種,前者為輔導室統一整理,後者則為導師自己建立與運用的一些動態訊息,以便正確、迅速掌握每位學生的行蹤。兩者均可供輔導之參考。
(五)轉介學生接受特別輔導與諮商:教師應隨時注意觀察學生行為;例如,凡有學習困難、人際關係不良,或憂鬱不樂的學生,導師應多加注意。導師的主要任務在幫助「甄別」這類學生,而不在「診斷」、「治療」,所以必要時應立即找尋專家協助,推介這類學生接受適當的輔導與諮商。
七、以積極的自我成長,樹立專業的教師形象:在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如果教師以「以前學的來教現在的學生,去適應未來的生活」那是件極不可思議的事。我們應隨時隨地提醒自己:「我是學生的老師」,無時無刻充實自我,增長專業內涵,豐富人生體驗,以生動幽默的教學,讓學生如沐春風,以樹立教師良好的形象。地球只有一個,人也只活一次。不要讓自己走過的歲月留下空白,要讓凡走過的、耕耘過的,都留下足跡,更要使凡奮鬥過的、努力過的必留下記錄。使燃燒自己的光輝,化為生命的延續,使杏壇的春天在您的教室常駐。
肆、班級經營的實際做法
一、透過溝通:導師可利用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機會和學生溝通。在走廊上、樹下,或吃飯的時候,和學生不拘形式的交談,屬於非正式的溝通。但這種方式不能深入。若要深入,必須利用諮商室。諮商室具有隱密性和安全性,較便於讓學生傾訴衷懷。
二、透過示範:對老師而言是示範,對學生而言則是模仿,心理學上稱為觀察的學習。觀察學習不是本身嚐到甜頭或苦頭而得到教訓,而是看到別人嚐到甜頭或苦頭以後知道怎麼辦。學校裏獎勵好學生,讓學生能見賢思齊;對於違規行為則略施薄懲,使學生能見不賢而內自省焉,這也是示範作用。導師本身是最重要的範本,因為老師的學識、經驗、年齡都比學生高一疇,學生自然會把老師作為認同的對象。所以老師本身不但要作一位經師,更要作一位人師,作為學生的好榜樣。
三、透過授權:在學校裡或班級裡有很多事情可以透過授權讓學生做,而不一定由老師來做、來管。假使學生能力不夠,可以加以訓練、增強與鼓勵。學生能力提高,自動自發的精神也就增加了。
  當發現學生有問題時,我們應多收集資料,並參考其他老師的意見。假使大家的看法相同,則採取一致的步調;如果意見不同,則要開誠佈公地協談。協談的基本原則是「就事論事」、「以學生利益為最高前提」。
  許多青年一直在大人呵護下長大,像溫室裡的花朵,缺乏學習和磨練的機會,因此似乎永遠長不大,即使做事,也缺乏主張與膽識。如何培養負責、有作為的下一代,是當前教育上的一大課題。透過授權,可以培養學生做事和領導的才能。
四、透過增強:導師應該妥善運用手中掌握的許多學生需要的來源,運用增強原理,培養學生的好行為,消除不良行為。運用增強原理時應注意下列幾點:
(一)多獎勵、少懲罰。 (二)獎懲並用,而以獎勵為主。 (三)獎懲要把握時效,並且讓學生知道為何受獎,為何受罰。 (四)公開獎勵、私下懲罰。 (五)考慮個別差異。 (六)獎懲的種類和程度要與行為相當。
伍、結語
  教育無它,愛與榜樣而已。我們期望學生變好之前,要先問自己是否也努力?是否具備了班級經營的正確理念和良好的策略?是否用心在每一個學生身上?因此,做位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,實在不是能不能的問題,乃存乎於您對教育工作態度的執著與否?是願不願的問題。如果我們能像林肯總統有高度的企圖心--「我成功,因為我志在成功。」能像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有強烈的使命感─「我可以被毀滅,但是我不可以被打敗。」全體教育同仁都能秉著「用心做個好老師,熟悉輔導技巧,把愛分享給學生」的理念,那麼我們何懼班級經營的最高理想─「學生能自我了解、自我期許、自我肯定、自我突破」不能達成呢?
  有心的地方就有愛,讓我們敞開雙手,透過溝通、透過增強接納我們的每一位學生,別把學生也像政治一樣分「主流派」、「非主流派」。對於沒有父母的孤兒、單親家庭的學生,需要您我多一分的關懷,多一分的愛心。對於教室的邊緣學生,更需要您我多一絲關愛的眼神。相信我們對學生的付出,不結果,也會開花。也誠如電影「原鄉人」劇中農夫勉勵鍾理和的一句話:「汗水流入稻田裡,總會長出稻子來!」讓我們一起為提昇教育品質、追求卓越,邁步向前,以做一位快樂、有意義、有價值的教育工作者而共同努力。 (

1 則留言:

city 提到...

thanks for share....